国际形势与政策动态
- 中美关税大幅削减,科技股集体反弹
- 中美达成《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》,双方同意将美国对华商品综合税率从145%降至30%,中国对美关税从125%降至10%,覆盖新能源设备、消费电子等领域,芯片和生物医药领域24%的关税暂缓90天。
- 影响:短期提振出口导向型科技企业(如消费电子、光伏、半导体设备),降低贸易成本,改善盈利预期;但需关注90天后关税恢复风险及芯片出口管制等未解决问题。
- 美国撤销对华为半导体出口许可
- 美国商务部宣布撤销高通、英特尔向华为出口半导体的许可证,直接影响华为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芯片供应。
- 影响:加速国产替代逻辑,利好中芯国际、长江存储等本土企业,但短期或加剧供应链波动,压制华为产业链相关个股情绪。
- 欧盟或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
- 德国宝马、大众等车企警告欧盟提升关税将损害欧洲新能源转型,比亚迪计划通过欧洲扩产争夺市场份额。
- 影响:若欧盟关税落地,短期利空新能源出口企业,但比亚迪等本土龙头通过海外建厂可部分对冲风险,长期关注技术壁垒突破。
国内产业与技术动态
- 半导体ETF交投活跃,国产化逻辑强化
- 半导体产业ETF(159582)近1年净值涨幅36.35%,资金持续流入设备(北方华创、中微公司)及材料(安集科技)板块。
- 催化因素:中美关税暂缓或松动半导体设备进口限制,叠加国产28纳米及以上制程设备配套率提升至60%,产业链自主可控加速。
- 光伏硅料板块逆势反弹
- 大全能源、通威股份因头部厂商减产挺价计划单日暴涨18%及涨停,中美在BIPV标准互认及技术设备出口限制松动的预期推动行业修复。
- 影响:减产缓解内卷压力,若美国关税下调至15%,出口需求或增30%,关注光伏一体化(通威)及技术升级(颗粒硅)标的。
- AI与自动驾驶技术突破
- 小米开源7B参数大模型MiMo,推理能力超OpenAI;比亚迪与百度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,极氪美股上市首日市值达69亿美元。
- 影响:AI算力(芯片设计、服务器)及智能驾驶(传感器、车载芯片)产业链或成长期主线,推动相关板块估值提升。
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
- 美股科技股领涨,外资回流A股预期增强
- 纳指上涨3.4%,苹果、英伟达等受关税利好推动,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A股科技板块超50亿元,富时A50期货上涨0.87%。
- 影响:外资风险偏好回升,短期或带动A股半导体、消费电子板块反弹,关注港股通科技ETF及中概股联动效应。
- 国内资金聚焦高景气赛道
- 主力资金加仓半导体设备(+12.7亿)、光伏(+8.9亿),减仓电力(-22.9亿);科创板半导体企业Q1净利润同比增38%,盈利拐点初现。
- 策略建议:优先配置业绩确定性高的设备龙头(北方华创)、材料(沪硅产业)及AI算力(寒武纪)。
- 短期利好:中美关税削减直接利好出口型科技企业(消费电子、光伏),外资回流或推动半导体、AI板块估值修复。
- 长期主线:国产替代(设备/材料)、AI算力(芯片/服务器)、新能源技术迭代(钙钛矿/固态电池)仍是政策与市场共振方向。
- 风险对冲:关注高股息防御性标的(电力、银行)及全球化布局龙头(比亚迪、中芯国际),以应对地缘政策波动。